本篇文章922字,读完约2分钟
前几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利用校园自媒体一夜之间为衢州果农卖了几万斤橘子,导致两家低保户果农滞销的橘子换手率接近17000元。 去年,杭电官为贫困家庭出售家乡特产的消息也传遍全国,着眼于大学媒体公益的威力。 ( 3月21日《杭州日报》)
近年来,特别是郭美美事件后,公共公益机构一度陷入信任危机,被敛财疑云笼罩,受到强烈打击。 随着媒体小额公益的兴起,人们对公益的参与热情逐渐复苏。 但是,在小额公益事业中,有人通过传播诀窍和虚假消息来筹钱。 “笑一笑,站住”之类的非法捐赠,严重污染了小额公益的社会环境。
杭电卖橘子、卖特产具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 大学有天然的公共说服力之轮,人们为大学的光芒闪耀而感到自豪。 大学有流量,有数以万计的在校生,还有无数毕业生和学生背后的家长。 此外,还有年轻人才、知识精英的头脑和丰富的物资,大学媒体就像撬动巨大资源的支点。 这使大学的媒体公益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
大学有公益和服务社会的基因。 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大学的使命。 大部分高校都有志愿者组织,定期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支持从军服务社会。 通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巨大努力,大学避免了成为生产精巧利己主义者的工厂。
目前,许多高校媒体还处于架子上,官僚作风,僵化普及,远离师生大众,流量惨淡,更别说利用媒体在诱惑、教育、文化育人中发挥作用了。 大学媒体只有放下身段,进入师生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真正做到学生在哪里,我们在哪里,得到师生的认可和关注,才能在关键时刻正确地发挥力量。 媒体公益是高校自媒体落地运营、收获影响较大的有益尝试,也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课程,为学生实践公益、培养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平台。
当然,作为背书学校名称的主体,学校也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作为产品质量管理、选择支援对象等环节,学校必须做作业,慎重维护自己的金字招牌——信用象牙塔。 对此,建议学校调动公益性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建立微型公益团队,加强管理,让客户放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加强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对于学校无法应对的难题,呼吁自治体与爱心公司一起参与,用学校的小额公益可以撬动社会的大爱。
标题:“高校自媒体公益撬动社会大爱”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