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8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式相亲》是一个相当奇特的节目,制造了足够多的话题,引起了媒体持续跟进的趣味性。 第一期嘻哈风的天津年轻人,看到40岁的姐姐,直接被妈妈否决了,但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默默地忍受着,坐在旁边,流下了眼泪。 在第二期节目中,企划的痕迹更重,但这并没有影响父母扮演的权威角色。 有些父母当场答应,如果和自己的女儿结婚,会有结婚房间。
无论是选第一期媳妇还是第二期女婿,嘉宾的父母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个节目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就在于整个节目中,父母决定孩子结婚。 为了缓和对此的反对,在1月14日播出的第3期节目中,特意找了外国家庭。 父母的婚姻生活在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已经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 一百多年来,无数文艺作品赞美着自由的爱情,但到了年纪,人们看到父母包办婚姻的表演,现场的主持人、嘉宾、观众,似乎都沉醉在这一幕中,不要惊讶。
这个节目引发的激烈讨论证明了节目组这种涵盖婚姻生活的场景设计其实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现实。 10年前( 2006年),刘若英主演的电视剧《新婚时代》也同样受到广泛讨论。 在这部电视剧聚焦的新时代,自由恋爱结婚在大城市煎熬、家庭优越的女主角和在城市站稳脚跟的男主角,双方因成长背景不同而引发了各种矛盾。
当时,普遍关注的是城乡矛盾反映在婚姻上,也就是凤凰男的情况。 但是到了年,以前几个卫视发布的几个相亲节目,使出浑身力量,不太能引起大众的关注,直到一手包办了这样的婚姻生活,才触及到时代的灵魂。
这十年间,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是城市房价的变化。 特别是在北方广深这样的超级城市,房价翻了好几倍。 10年前,从名校毕业的男孩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大城市买房子,但今天这种可能性很小。 凤凰男一般都具备这种自力更生的自豪感,靠自己的力量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也是为自己争取浪漫的底线,他们一旦进入城市的女儿,内心就会感到平静。
今天凤凰男已经落汤鸡了。 前几天在郑州,郑先生把包忘在公共汽车上了。 里面有记事本,完美地记录了他一年的账单。 年总收入为92000元,但到了年末,余额只有15400元。 我记得很清楚每月的开销。 房租、生活费、朋友的婚庆、父母的病、给她家的礼物、这些开销让他喘不过气来。 记事本的门上写着做最好的自己。 这是李开复推广的成功学,但用于普通青年只有讽刺和沉重。
在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每个月8千元的工资不低,但是自己尽力了,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买房子。 甚至郑州,在北上深的这种地方,更能了解年轻人的情况。 曾经的凤凰男,已经因为高房价被绞死,再也难以飞翔。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全部奥秘都在于城市化。 城市扩张,大城市疯狂地汲取小城市的资源。 在普通的地级市家庭,如果条件好,会想办法在省城买房子,但在县城的家庭,会向着地级市使劲移动。 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当然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他们面向全国选择着自己未来的市民。 尽管省会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但刚就业的青年们已经很头疼,省会城市的家家户户之所以能畅销,都要归功于这样的家庭资产流动。
我周围很多青年靠家庭的力量买了房子。 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有一天突然接到了父母的电话。 父母已经在成都买了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住宅。 在地方市里生活的父母,没有能力不再重复支付,以孩子的名义贷款。 每月的还款额,已经超过了他的工资收入,但这个年轻人并不担心。 因为还款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父母也参加了。
如果这个年轻人选择了伴侣,父母有一定的发言权,那有什么可笑的呢? 他们出钱买了房子。 一个女儿以结婚的形式入住他们家。 他们为什么不能发表意见呢?
90后们出生于1990年,26岁是适婚年龄,大学毕业4年,大部分靠自己的收入无法在省会城市买房子。 他们的父母大多在50岁左右,正是富裕时期。 50岁左右的城市生活者,只要能力雄厚,就会经历福利分房,经历房地产市场的初期阶段,已经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受益者,有能力为孩子买房,也有能力帮助孩子创业。
《中国式相亲》中哪位男嘉宾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自信爆炸,指手画脚,现场测量女嘉宾的手温度。 在第二期,上海的父母直接说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在为女儿战斗的时候,我们准备了婚房。 面对一位企业家男嘉宾时,两个女孩的父亲展现出自己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帮助他。 帮助和介入其实是一个意思。 只是说话的立场不同。
婚姻生活好转的背景有这几年孩子和父母关系的变化。 2006年,有人翻译英国小说《自杀俱乐部》,并向豆瓣推荐,书中父母惨剧的看法成为流行语,在豆瓣上迅速发展成10万人参加的讨论小组。 在qq空之间和各种论坛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讨论。 参加讨论的年轻人大多是80后,和父母的关系普遍紧张。
在匿名的条件下,大家都很痛苦,父母的种种丑陋、缺点、错误昭然若揭。 这反映了当时走向独立的80后,父母对权力的反叛。 十年过去了,到了90后来到这里,由于大城市的房价暴涨,他们独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与80后相比,90后们和父母的关系大大改善。
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与父母疏远的过程。 现代社会的核心不在于血缘关系而是契约观念,大家庭趋向解体,个体流动性增加。 因此,总体趋势是孩子对父母的疏离,也符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解释。
中国的这个进程,在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现代教育逐渐确立的过程中得到了加强。 有前途的青年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去寻求更现代的教育。 离开家庭是现代文学中普遍存在的观念和情结,女性追求独立也好,男性出去革命也好,首先都是对大家庭的反叛。 这本质上是人类的现代化,成为独立于大家庭成员之外的契约者。
到了1949年,由于户籍制度的强制,这个过程受到抑制,到了80年代,再次恢复了。 进入90年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进程大大加快,当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能力买房时,中国成家立业的观念产生了新的内涵。 我想拥有房子。 被住宅生产业者想拥有房子所取代。 买房成为个人独立的象征,也是许多大城市父母为女儿选择女婿的硬性指标。
年以后,房价多次创新性上涨,逆转了这个进程。 90人上台的时候,自己很渺小,房价成了恐怖的存在。 因此,在年轻人中间,有再次投入父母怀抱的倾向。 这提醒我们,农业社会曾经流传,婚姻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劳动的组织形式。 青年男子不能独自耕种土地,也不能经济独立。 分家是结婚很久以后的事件。
现在的90后可能需要再次面对分家。 在经济和精神上完全远离父母之前,不能说他们具有独立性。 在那个立场上,现在的90后的成长时间大幅延长。
90后面临的局面当然不像以前流传下来的社会那么糟糕,在城市文化中,婚姻自由已经是支配性的观念,他们的父母,也不那么封建。 但是,再次进入父母的怀抱成为趋势,仍然是相当重要的文化转换,其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结婚问题。
被房价吞噬的一代年轻人,被房贷支配,为了房子,不得不再次和父母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与80相比,90后在经济上很难独立,他们的创造力也会下降吗? 婚姻生活再次兴盛的社会,在文化上会更加保守吗? 这都是值得人们观察的问题。
资料来源:腾讯财经棱镜
标题:“包办婚姻与高房价吞噬的青年”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