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云南野象北移一事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利用无人机的空中影像,媒体广泛报道了大象群家族的动态,呈现出许多日常罕见的大象群习惯和生活细节。
无人机呈现出现象群的动态
照片来源:中央电视台信息
得益于无人机7*全天候动态监测,当地生态环境和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及时对目标人群进行动态跟踪,尽早开展大象走向所需的诱捕、投食、居民安全疏散等业务。 截至6月28日,向北移动的15头亚洲象均在监测范围内,人安然无恙。 目前,大象群在塔迪安镇附近山林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活动。
在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应用无人机的红外、激光测距等功能特点,才能实现科学工作,发挥最大的性能。
不要打扰,保障安全距离
在安全、不干扰象群的环境下开展观测,是保障亚洲象北移疏导行动成功的前提。 野生大象体积大,容易群居,多具有攻击性,云南大象群家族向北迁移的过程中经常经过人迹稀少的山野密林。 过去,人工接近观测方法的工作强度高,而且极易震惊形象群,不仅观测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危险性也不容忽视。
在500米外,无人机将在高倍率变焦画面进行监测
图源:北移亚洲象监测组-李仁培、罗家全、李靖宇、柏兵
无人机结合高倍率变焦相机和激光测距模块,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 在大象群活动区域,在经纬m300 rtk上搭载禅思h20t,以200米以上的高度空观测地上大象的目标,可以比较有效地不惊动恐慌群。 激光测距模块允许工作人员实时获取无人机与象群的准确距离,保障无人机与象群的安全边界,并根据其北移灵活调整配置。
全天工作,夜间观测不间断
夜间观测常常是随访野生大象向北移动路径的另一难点。 红外热成像功能是此时可以做到的辐射,可以有效补充夜间观测的盲点,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像群像夜间活动一样的图像轨迹。
照片:利用夜间热成像技术清晰观察图像群的运动
照片:类似群家族的红外图像
早期警戒,催促村民避难
根据无人机的空中视角,当地员工群体可以实时掌握大象群动态,对象群体可能的下一条北移路线将提前判断并提前规划。
照片:人群聚集在村民的生活区域
在集团可行的前进道路上,无人机配备呼叫设备提前抵达村民居住区,配合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开展呼叫疏散,有效保障居民人身安全。
照片:无人机起飞作业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动物保护行业
无人机支援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并非首次。 很早以前,云南省动物保护机构就在无人机的协助下开展了亚洲象的科学观测,在对象群的栖息地进行环境保护。
照片:拍摄亚洲象群落的无人机
2019年,加州斯坦福航空空航天工程系副教授mac schwager及其团队,通过无人机有效开展了南极企鹅种群变化科学研究。
照片:无人机生成的高分辨率密集图像
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烧毁了新南威尔士州考拉栖息地的四分之一。 大疆无人机热成像系统有效地搜索了森林火灾后被困在树上的树袋熊,帮助当地救援队及时进行救援。
照片:无人机在救援队灾后开展考拉救援
在德国,农场主和动物保护团体在每年的草场收获季节,利用无人机热成像画面定期搜索野生鹿,以保护它们免受割草机的侵害。
照片:无人机发现隐藏在草丛中的幼鹿
无人机协助开展野生动物保护,进一步完善人防技术联动机制,拓宽科研手段。 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野生动物监测,根据监测情况采取不同的预警措施,可以缓解冲突,还可以掌握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活动轨迹、生活方式等较为全面完整的监测数据资料,积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标题:“激光定位+红外相机,大疆领域应用无人机全天时观测亚洲象北移”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