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9字,读完约4分钟

昨天下午,四支援鄂医疗队队员顺利抵达集中休养酒店。 本报记者刘平摄

昨天下午,四支援鄂医疗队队员顺利抵达集中休养酒店。

本报记者刘平摄

本报记者贾晓宏

春天充满首都,英雄凯旋。

昨天下午3点左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重水闸建成,胜利完成任务,欢迎四国援助颌医疗队回家。

(/h ) )出发时,寒风呼啸; 回来的时候,天气温暖。

1月26日,国家卫健委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6家北京委员会所属委员会管理医院派出精锐部队,组成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开展医疗工作。 随后,6家医院陆续向武汉增兵,各自组成上百人以上的医疗队,维修接收病房。 6家医院的院长或书记都在武汉一线坐镇指挥。 昨天,院长王建业领导的北京医院医疗队、院长刘新民领导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院长姜保国领导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院长乔杰院士领导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抵达北京。 另外两支国家医疗队还在武汉坚守着。

“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h ) )多次想象回家的场景,但是想要离开,队员们依依不舍。 武汉,在这个英雄的城市,有一起战斗的战友,有难忘的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的成员还记得,88岁的李奶奶出院时很高兴地和他们约好了。 将来我会去北京看你们。 北京医院医疗队的护士郭晓然记得,病房的女患者出院时,一定要拉着她的手拍照留念。 我会告诉大家,北京的医生治好了我的病。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的病房里,护士们看到,一位患有眼疾的82岁老人,多次写信表示感谢… …

“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在武汉奋斗的70多天里,北京白衣天使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斗志和科学精神。 4月4日,医疗队接收的病房相继为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在北京大学三个医疗队中,率先实现病房患者清零,最后一位出院患者田,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病情由危重转为重症,再有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之后只需要康复就可以调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收的病房共接收101名患者,其中重症47人,危重26人,年龄最小18岁,最大88岁; 84人出院,2名患者转到中转病房等待核酸检测阴性化,部分患者正在过渡病房治疗基础性疾病。 北京医院医疗队共收治患者100人,其中危重患者68人,危重患者17人,治愈95人,患者平均年龄60.85岁,最大年龄92岁。

“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拥挤的病房终于为零,当晚收拾病房,做完最后的工作,坐上熟悉的巴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的队员们把手机摄像头对准司机黄师傅,在武汉,你为我们做司机; 到了北京,我们会为你做导游! 护士王莹说,司机黄老师,还有朱老师轮流派队员上班下班,他们很辛苦,我们想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翻案。 黄老师很感动,他的回答,又让医务人员眼红。 你们是来武汉救伤的。 我很荣幸能为你们服务。 这是我的荣耀。

“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在离开武汉前的最后一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到驻地附近买了一些奶茶。 下单后,他在店外等着员工加工制作。 他又回到店里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他,热心的市民已经向医疗队员买了订单。 想起这些小事,在病房里勇敢地往前走,什么也不怕的铮铮硬汉,眼睛湿润了。

“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昨天早上,队员们马上出发,前往机场。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驻地,一起战斗的武汉同济医院护士打扮成吉祥物,依依不舍。 酒店工作人员请护士们在防护服上签名。 附近小区的阳台上,居民自发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国旗在春风中高高飘扬。 上飞机之前,队员们拿到了特别的登机牌。 目的地是美丽的故乡,登机口在凯旋门上,出发日是疫情防控胜利日。

“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我们胜利了! 昨天下午抵达北京后,国家援助下巴医疗队员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兴奋地向大家报告了胜利的消息,回家的心情很好。 我们期待着摘下口罩和你们握手拥抱!

从机场出来,557名医疗队员前往驻地,进行了14天的集中休养。 在医疗队休养地,北京医院医疗队队员、56岁的护士李兵在欢迎的人群中见到了恋人老齐。 老齐举着自制的横幅,写着英雄李兵凯旋而归。 老齐挥舞着横幅说:“你们都是英雄!

“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是的,他们都是英雄。

欢迎回来。

标题:“欢迎回家!557名北京“白衣天使””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