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张崇鱼,男,1938年7月出生,现任川陕西苏区将军碑刻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 这20年来,张崇鱼先后170多次,行程60多万公里,走访了1000多个单位和5000多名红军官兵和亲属,八方筹措了建碑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红军碑刻。 2021年1月,张崇鱼入选中国好人排行榜。
(/h ) )从川陕农村访问全国,抱着初心走70万公里。 从青春芳华到白发,一位老人为13万红军烈士找到了房子。 从零碎的资料线索,到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文,83岁的张崇鱼还在忙… …
张崇鱼
张崇鱼,现任川陕苏区将军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红军子孙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红四方面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由于对红军的仰慕,对红军精神的崇敬,1992年至今,张崇鱼历经千辛万苦,创立了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文川陕苏区将帅碑文纪念馆。 碑文中刻有石刻红军官兵纪念碑4000余座,红军英文名13.8万人。
青山断言不放松,立志在红军中。 这是张崇鱼开始撰写将军铭文时树立的志愿。
张崇鱼树立的红军碑文位于川陕边境地区秦巴山区腹地,这里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巴中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的红军战士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段历史。 据张崇鱼介绍,20多年来,在川陕西苏区将军碑刻纪念馆共发现13.8万名老红军的资料、1.2万件纪念品和2万张照片。
在这里,268块花岗岩碑上刻着13万多红军官兵的名字。 苍翠柏期间,这块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文记录了金戈特马的历史。 纪念馆的山坡下,600多名红军官兵在这里长眠。
在南床山掩蔽处,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将军纪念像园、碑林长廊、标志碑等都诉说着张崇鱼20多年如一日,为老红军树碑立起背后的故事传诵。
无论走到哪里,张崇鱼都必须带着发黄的电话簿。 里面的字一点也不潦草,是他一笔一划写的,那是2000多个红军亲属的联系方法。
1993年,张崇鱼提出为巴中红军建造丰碑。 但是,红军从哪里找? 这是摆在他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
那时,他自费800元,向全国发出3000多封信,寻找老红军的线索。 之后,他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份。 在北京,他住在五块钱一晚的地下室,吃着烤地瓜,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出门,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
舟车劳顿不苦,对张崇鱼来说,更难获得信任。 一会儿,他不停地吃着闭门羹。 有一次,我拿着介绍信和资料去找线索,被一个小家伙当做骗子,报案后全部被没收。 张崇鱼说,当时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但想想其初衷,还是忍住了。
张崇鱼在川陕西苏区将军碑林纪念馆
在四川省委老干部局,张崇鱼用手抄写了三天,记录了1000多名红军官兵的资料。
在湖南省民政厅,他花了5天时间抄写了2.83万多名烈士的名单。
/ h/&帮助; …
(/h ) ) ) ) ) ) ) ) ) ) ) ) ) ) ) ) ) ) ) 1995年,川陕苏区将军碑林纪念馆破土动工。
把这些烈士的名字刻在碑文上是让他们永远记住。 张崇鱼说。
在这20年间,张崇鱼先后拜访了1000多个机构和5000多名红军官兵和亲属,募集了红军史料3000多本三亿字以上。 红军官兵简历、照片、手迹5000余件,照片2万多张,红军官兵捐赠纪念品10000多件,编著红军回忆录、出版物52部600多万字共8万多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现在已经83岁的张崇鱼,不辞辛苦,孜孜不倦地努力,不失时机地保持精神,忙于文博事业的第一线。
因为没有赋予我任务的体制,所以我认为这个事业还没有结束。 张崇鱼说。
标题:“八旬老人的“碑林长征””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