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22字,读完约7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到2035年的长期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计划纲要”)以推进绿色快速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十四个五期的重要任务,立足于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快速发展理念,
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巨大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从认知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大局性的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更加完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大计。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较大的生态文明思想。 绿山河不外乎金山银山的提高意识等文案写在党章上。 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在宪法里。 坚定不移地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已成为决定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效更加明显。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9项生态环境保护制约性指标均圆满完成。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机的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有量占世界的一半。 全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 从2000年到2000年,世界新绿化面积的约1/4来自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府同责、一港两责的领导机制。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鉴定制度被全面推开,成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
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贡献更加突出。 中国宣布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为目标,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扬。 积极参加世界生物多样化保护,率先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化公约。 与4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快速发展国际联盟。 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量占快速发展的中国总量的50%以上,成为世界上对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模范、万村维修工程等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生态文明的建设仍然很重要
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重重、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没有得到缓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很重要。
绿色生产生活习性尚未根本形成。 我国能源消费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40%,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 绿色生活习惯需要加快培养,2019年中国600亿件快递中采用绿色包装的比例还不到2%。
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处于中低水平。 虽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从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的拐点还没有到来。 全国约40%的城市空气体质量尚未达标,广大县域、乡镇、农村黑臭水体的管理任务艰巨。 水生态保护修复刚刚开始,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化保护形势严峻。 虽然生态环境保护仍停留在大气、水、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管理,但发达国家已经将管理重点全面扩展到全球变暖治理、生物多样化保护、海洋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行业。
有必要加强生态文明体制的结构。 生态文明的各项改革还需要落地生根、协同增效,促进绿色快速发展的抑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关责任主体内的动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经济对策的手段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尚不健全。 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仍然是突出的短板。 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和新闻化建设滞后。 在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行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存在明显短板。 一点点的公司和土地法治意识不强,缺乏依法治污、依法保护的自觉性。
全球生态环境的管理形势越来越多和复杂。 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受到冲击,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管理多而复杂
正确把握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要在总结成功经验和科学研判形势的基础上,坚定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确定十四五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实现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步。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快速经济体系。 “十五”期间,加快推进快速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在各个环节推进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和绿色费用,以快速发展带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严格 通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快速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支出体系、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完善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确保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峰。 “十五”期间,要把碳减排放在更优先的位置,对污染减排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进行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布局、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考核。 制定并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的行动方案,严格从两个高项目控制马匹。 严格控制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大对甲烷、氢氟碳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的抑制力度。 研究碳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继续加强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判断,提高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统筹开展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性地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好好战斗防止污染的攻防战。 “十五”期间,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攻防战必须扩大深度、扩大范围。 要坚持不变方向、不削弱力量,创新和探索污染防治攻防战新思路和新举措,在关键行业、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强调更准确的污染、科学的污染、依法污染、系统造成的污染。 在大气方面,加强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管理,加强微粒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气象。 在水体方面,统一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管理,基本消除城市的黑臭水体。 在土壤方面,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和危险废物医疗垃圾收集解决。 在环境风险方面,密切监测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行业,重视新污染物的管理。 在生态保护方面,统一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的修复和管理,加强生态监管,坚决维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建设生态文明的统治体系。 “十五”计划要着力建立与新的快速发展框架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总体完成的基础上,要点是建立地面地下陆海统一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广告主体、司法保障、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管理体系。 可持续推进生态治理能力,关键是要在监督执法能力、环境市场化投入机制、全民绿色行动等方面取得突破。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清洁美好的世界。
(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责任)乐平)
标题:“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