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9字,读完约7分钟

2月6日,由ngo2.0发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管理研究所实施的《中国公益组织网络招聘与传播能力调查报告》的精简版正式发布。 / br// h// br// h /

据报道,公益组织大部分通过社会交流互联网公布项目进展。 另外,60.45%的组织通过在线渠道公布了组织的财务状况。 / br// h// br// h /

531个公益组织 [/BR/]/h// BR// h/]

这次调查是从去年9月开始的,这是第五次开展公益组织网络的采用和传播能力的调查。 调查旨在判断和推动中国公益组织的网络采纳和传播能力,为公益领域提供参考数据,为参与组织提供传播建议。 / br// h// br// h /

此次调查于去年9月开始,截至去年11月,已收到600家组织的答复,剔除了部分不完整数据,本次数据观察的民间组织有531家。 / br// h// br// h /

参加调查的组织中,有1986年至1986年成立的。 95%的组织都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从年到年组织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年组织增长率达到52%,是年成立组织最多的。 / br// h// br// h /

531个公益组织中,79.28%为民政登记,未登记的比例为8.66%。 参加调查的组织年收入以1万元以下的组织最多( 26.74% ),收入1万至10万占24.48%。 与第四次调查相比,总体收入有所增加。 / br// h// br// h /

员工人数4-10人的公益组织最多占42.94%,其次是员工人数11-20人(占20.72%,0-3人、31-50人、51人以上的公益组织各占10%左右。 / br// h// br// h /

缺乏专家和传播战略 [/BR/] [/BR/]和传播战略]

报告指出,与第四次调查的数据比较,公益组织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人员从志愿者( 35.51% )变为兼职) 34.65% ) ),专职人员也在增加。 / br// h// br// h /

但是,网络监管因素总体严重的问题仍然缺乏网络专家,这样的组织占61.58%。 只有16.20%的公益组织认为互联网的采用不受限制。 / br// h// br// h /

在具体诉求方面,公益组织对互联网和计算机采用的最大投诉是网络传播战略培训(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运营等) ( 53.86% )。 其次是网站、APP或管理系统开发服务( 21.09% ),然后是计算机软件招聘培训(如qq、wechat、视频制作软件等) 10.55% / br// h// br// h /

“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采用与传递能力调研报告发布”

在年度组织传播渠道选择中,59.13%的公益组织选择将wechat公共平台纳入年度传播战术。 其次是微信和微信集团( 53.30% ),排名第三的官网比例降至25.42%。 减少最多的是微博,从第四次调查的25.96%大幅减少到9.98%。 / br// h// br// h /

扮演多种角色 [/BR/]/h// BR// h/]

随着互联网采用的增多,公益组织通过网络实现的功能也逐渐丰富起来。 / br// h// br// h /

第一,了解领域的新闻。 一些组织关注同行的微博和微信公共平台,加入公益组织qq/微信集团,访问公益领域的新闻网站。 这表明公益组织对领域新闻的兴趣还很高; 与第四次调查数据比较,推特上关注公益机构的比例从91.59%大幅下降到76.84%。 / br// h// br// h /

“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采用与传递能力调研报告发布”

74.01%的组织经常用各搜索引擎检索领域的新闻。 / br// h// br// h /

第二,推进机构,提倡公益理念。 用各种方法(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推广本组织的公益组织占93.41% ); 在大规模公益活动中,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倡导公众参与的组织占89.45%; 51.60%的组织做了一点微电影或微视频推广,已经进入网络。 / br// h// br// h /

“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采用与传递能力调研报告发布”

绝大多数公益组织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分享公众参与活动的照片、感想等,只有12.61%的公益组织不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分享或不分享公众参与活动的照片、感想。 / br// h// br// h /

第三,通过网络获取资源。 参加政府、企业广告主办的在线项目展示会、资源对接会的组织占67.42%,其中东部组织占74.75%。 公益组织网上招标案件参与比例为47.27%。 / br// h// br// h /

年有64.53%的公益组织开始众包,其中3-5次开始的组织为18.87%。 使用的众包平台依次为腾讯公益、众包网络、灵析、淘宝、本微公益。 - -每年50%以上的组织筹资额不超过5万元。 / br// h// br// h /

第四,知识和新闻管理。 50.47%的组织在互联网上有共享公共资料的地方。 38.23%的组织采用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采用比第四次调查数据增加两倍的服务对象案例管理系统的组织只有21.85%,采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捐赠者管理系统的组织也不多。 83.42%的组织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共享公益相关知识,42.37%的公益组织通过网络收听工具收集公众评价,75%的组织进行内部培训。 / br// h// br// h /

“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采用与传递能力调研报告发布”

公益组织和服务对象的信息表达方法以面对面的信息表达最多; 与志愿者的信息表达方法以在线渠道为主。 / br// h// br// h /

第五,增强公众的说服力。 在通过互联网提高组织透明度和公众信服力方面,社会交流互联网的采用率非常高,大部分公益组织都通过社会交流互联网发布项目进展。 另外,60.45%的组织通过在线渠道公布了组织的财务状况,比第四次调查上升了4%。 / br// h// br// h /

“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采用与传递能力调研报告发布”

第六,进行数据观察。 已有一定数量的组织使用分解工具分解发行的副本的访问量,公益组织对数据观察有一定的诉求,但组织对各类分解工具尚不熟悉,已采用的工具为分解wechat浏览次数数据( 51.79% ) / br// h// br// h /

这意味着公益机构在了解和采用越来越多的分解工具,了解自己的在线宣传效果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空。 / br// h// br// h /

第七,网络合作。 近一半的组织采用多人在线会议,但很少使用在线日历、屏幕共享、在线文档等工具进行互联网协作。 / br// h// br// h /

增加经费、人员是重点 [/BR/] [/BR/] ]增加人员是关键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员工人数的规模和不同经费组织的传播能力数据,报告得出了一点结论。 / br// h// br// h /

根据调查建立的评价体系,西部和中部公益组织的网络传播能力比东部稍弱,但三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小。 / br// h// br// h /

一般来说,组织的员工越多,网络传播能力就越高。 但是,11-20人(全职/兼职)的组织传播能力稍有突出。 / br// h// br// h /

年收入10万以上的组织在网络传播能力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整体上经费规模越大能力越高。 / br// h// br// h /

■记者王勇

标题:“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采用与传递能力调研报告发布”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