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0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全国妇联印发文件,组织实施了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康养计划)。 康养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从2022年开始,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以上,其中养老护理人员200万人以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工作状态迅速发展的现状下,全国养老护理人员的差距很大。 保姆,特别是中高端的服务供给不足,特别是春节、农忙季节尤为不足; 全面儿童政策实施两年来,每年至少需要职业保育员、保育员近1000万人次。
年2月,健康护士作为新职业正式列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目录。 健康护士在家庭、养老设施、社区等场所,可以承担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患者和残疾人健康护理和生活护理的双重功能。 而且,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4000万人以上,对养老、康复护理的诉求也很大。
工作意愿低,人员流动性大。 近年来,虽然市场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但护理服务业仍然存在人难聚集、人难管、人难留的局面。 工作人员没有职业归属感,流动太频繁。 关于康养服务存在的首要问题,负责人指出工作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 调查显示,成都市70%以上的保姆年龄超过45岁,25岁以下保姆不到1%,领域老龄化趋势严重,急需补充新人、年轻人。
另外,专业化人才的不足也很明显。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费用结构的转型升级,顾客对护理领域的要求明显提高。 除了洗衣、做饭、清洁、育儿等基本服务外,有些家庭还需要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育儿、早教、饮食搭配、室内美化等更专业的服务,有些家庭希望工作人员发挥管家、助手等作用。 目前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专业化的诉求。
该负责人还指出,从总体上看,康养服务人员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存在服务不规范、信用缺失等问题。 一些护理服务人员缺乏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和信息表达能力,与雇主相互不满。 有些公司招聘保姆很随便,不经过培训就直接上班。 由于许多家政公司没有建立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机制,人员技能低、服务差、服务纠纷不断。
康养计划提出,健康护理、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护理等康养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 与目前康养服务人员数量不足、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相比,康养计划是再培训先行,全员持证、大规模、优质地开展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完全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习基地,遍布全国 加强职业标准、教师和教材建设,不断提高康养培训基础能力。
标题:“五部门联合发文实施“康养计划” 预计2020至2022年,培养培训500万人以上”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8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