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21字,读完约10分钟
60多年的党历70年的教龄,一生捐躯储蓄,不加名字不留影,淡淡的风很轻
教授侠侣捐赠了数千元的补助金,功成名就
本报记者李伟
7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崔昆夫妇捐赠400万元,设立新生补助金。 由于整个捐款没有仪式,也没有拍照,老人叮嘱不要专门普及。
但是,消息最近在校内传播,再次打动了比喻家山。 从年至今,崔昆和夫人朱慧楠教授的捐赠助学已累计达到1000万元。
过了 岁的教授夫妇,隐功成名就,抛下女儿,献出一生的积蓄,堪称侠侣义举。 在多次工作后,崔昆夫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穿一件衬衫30年,三件捐赠上千万奖学金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他谈到了捐款,但老人一直说:“什么也没有。 待遇很好。 两个老人没有花钱的地方。 上了年纪,手头有积蓄,做对社会有用的事”。
一谈到钱,风就会变轻。 其实,两位教授在科研行业勤奋好学,生活中非常勤俭,不是土豪。 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内院士楼的崔昆夫妇家,记者看到,九旬的两位老人仍然在自己做饭,出生于山东的崔昆负责做饭,出生于广东的妻子负责做饭,分工明确,吃饭和武汉的普通老人一样清淡,吃喝
崔昆穿着衬衫30年,曾因媒体的报道而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赞扬。 在采访中,崔昆不认同。 他给记者看了新夹克。 这个才穿了十几年,还能穿,为什么要买新的呢? 他说。
崔昆想起了当年第一次决定捐赠资金的助学的初衷。 当时,中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鼓励社会捐赠学额。 此外,杨江还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自己和金钟书的稿费和版税,‘ 读书奖学金很好。 受此启发,我们俩也决定存钱捐款,为社会做点贡献。
年,崔昆和夫人朱慧楠、女儿崔明玲共同捐赠420万元,为学校设立了勤劳励志奖学金,金额为每生8000元。 学校相关人士解释说,崔老师家的存款,无法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所以崔老和家人制定了五年内完成捐款的计划。
作为教职员工,这样大笔的捐款在学校历史上极为罕见。 有人提议将崔昆夫妇的名字命名为补助金,被两个老人拒绝了。 在捐赠完成之前,公众并不知道这一点。 年,两位老人又拿出了180万元,再次注入了勤奋动人的奖学金。
截至今年7月3日,两位老人决定再捐赠400万元,设立全校新生补助金。 两位老人计划用四年时间完成这笔捐赠,捐赠给崔昆院士99岁。 在采访中,一提出这个决定,两个老人就仿佛在谈论一个很普通的事件。 朱慧楠教授说:“崔昆,还是在三年内加油吧。 请快点走。”
记者还不自觉地发现,在疫情期间,两个老人支付了100万元的特别党费。 对此,两位老人表示,疫情期间,中央英明决定,生命至上,医务人员冒险抢救患者,令人感动。 两人住在学校,学校也很在意,定期有人来打发日常的需要,处理了后顾之忧。 在信息上,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志率先捐款,两人想想也是在尽力。
(/h ) )拥有相似经历的人,一决定捐款就一致
为了贫困生真正处理问题,两位老人对于如何设计资助的人数、额度,有自己的计划。 他们考虑到贫困生的比例,每件8000元的金额参照国家奖学金标准,加上最新的新生补助金,全校将有一千多人得到资助。
捐赠的事是谁说的? 同意了多长时间?
面对记者的质疑,两个老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脱口而出,不用怎么商量。
原来,崔昆夫妇学历和经历都差不多,遇到大事也有共同看法,对于捐赠奖学金,不用多商量,一见钟情。
两个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老人,经历了日本的侵略战争,年纪轻轻就流产了。 朱慧楠是家里的老大,背着妹妹,家人流离失所过。 有一次,他们刚从隐藏的防空洞出来,下一分钟,那里被日军飞机炸毁了。
为了读书,年幼的崔昆在父亲的支持下,从山东拼凑火车,流浪了80多天,去成都考大学。 最终,崔昆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
(/h ) )瘦瘦的崔昆,去稻田打农药,打工挣学费。 现在想想,他觉得即使打工也能吃烟斗,喝烟斗,很满足。 读书的时候,能在学校过节吃火锅肉,他也很幸福。
(/h ) )经过各种考验的崔昆,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于华中工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的创立。 昆在哈佛大学读俄语预科班时,遇见了来自中山大学的朱慧楠。 他们在同一个班,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两个人经历了相似的事情,很惋惜,最终手牵手一起走了。
国家养育了我们。 设立基金资助困难的学生是我们的初衷。 两位老人耳朵很好,头脑清晰,对时间链的记忆特别准确。 他们回忆过去的艰难岁月,更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两位老人学习网络购物,采用电子结算,并非有意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记住网络购物,对老年人来说,生活很方便,生活还是要好起来,不能身体亏空。
说起长寿的秘密,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说:“心情好,不介意,帮助别人很开心。” 出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困难的同感之心,两个老人来自贫困家庭,决定捐赠品学兼优的学生。
回顾过去,崔昆说自己这一代人经历了被欺凌的战乱,目睹了新中国在贫困中寻求快速发展的过程,大家都抱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仰。
1958年,他被派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专业大学莫斯科钢铁学院,主修金属学和热解决专业。 在两年的留学生活中,他将特殊钢定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现在崔昆书房里几乎有钢铁类的书。 他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约20个项目,开发了10种新型模具钢,处理了许多生产课题。 由于在金属材料研究行业取得的杰出成果,1997年,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钢铁院士。
朱慧楠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化学系化学教研室的首批教师之一,担任理化系、化学系系主任,为院系快速发展打下多次基础,退休后担任全校老年协会工作,从事志愿服务已有10年。
在放置着许多荣誉证书的室内一角,崔昆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朱慧楠教授于1960年在家首次获得湖北省颁发的劳动模范荣誉纪念证。 在这个荣誉角逐中,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证书,从崔昆院士获得的各种科技大奖,到朱慧楠教授退休后集邮获得的业内奖励。
只有永远保持向学心,跟上时代的潮流,心情才会变得年轻。 现在两个老人每天看书看报,对人工智能等新事物也不知道。 疫情期间,崔昆用了三个月复习俄语语法,朱慧楠至今还会唱俄语和英文歌。
崔昆年超过70岁时,学校希望他继续留在单位。 于是他自学了计算机,很快就学会了上网查资料,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用计算机指导学生。
岁过后,崔昆不再承担科研课题,拒绝回应各种会议,闷在家里,开始埋头收集资料写书。 他于年完成了《钢的成分、组织和性能》,至此我国终于有了全面系统的特殊钢专业书籍。
根据 ,该专业书有200多万字,包括图828个、表646个。 崔昆自学计算机,自己整理书稿,连插图都自己画。 80多岁的老人输入图形,以一生的研究为书,明确了学问的严密性。
党历60余年,教职70年,一生勤奋为国
崔昆作为中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了24名博士、23名硕士。 在业界,他的学生很少。 崔昆要求严格,所以不允许学生混淆学历,培养次品和废品。 据介绍,崔昆的学生中有10多人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在各自的行业取得了成果。
(/h ) )崔先生做人像钢一样学习,一丝不苟。 崔昆的第一位研究生张同俊,现在还是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他对老师的严厉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同俊在《钢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稿子出来后,崔老师专门向我们两个徒弟展示了有无缺点。 我们重新计算了一下热力学的相关数据,但几乎没有发现缺点。
(/h ) )一生勤奋报国,如今年过了90岁的崔昆,党历60多年,教育经历70年。 他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最希望年轻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根据《勤奋感人的奖学金评选规则》,获得这项奖学金的条件之一是学习勤奋努力。
崔昆说:“根据我一生的经验,一个身体要取得一些成果,首先必须勤奋。 而且,年轻人要有一生的奋斗目标,年轻人出国留学可以增长见识,但一定要学到东西,回报祖国。
那时,电力供应不足,项目组使用的盐浴炉等设备耗电量大,白天不能运转,用电时跳闸,只能夜间通宵工作。 朱慧楠教授回忆说,当时崔昆熬夜后,白天照常上课,没有向大学请求照顾。 最终,崔昆与研究者一起开发了低铬模具钢,铬含量降至4%,采用寿命延长两倍,打破了海外垄断。
也许,特种钢材已经融入骨骼血液,身体瘦弱的崔昆,一直表现出很大的能力。
现在,95岁的崔昆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有规律地工作。 偶尔自己去蔬菜柜台在微信支付买蔬菜。 他也很擅长用手机给老伴拍照。 剩下的时间,他还得面对桌子重新制作和更新自己的作品。 面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可能会引起视力问题的担忧,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前几天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不再需要担心视力损伤。
许多接受 资助的学生从两位教授那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大力帮助,还有精神上的激励和激励。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级本科毕业生杨飞说,崔昆院士和朱慧楠教授在生活上对名利淡泊、廉洁自律、在科研中严谨、不断创新、受人敬仰,值得一生学习。
引退后,崔昆拒绝了各种各样的访问。 但是,有些受资助的学生在毕业前多次来探望,他也很难拒绝。 家里有困难的学生告诉他,考上华科大后,目标是自己挣学费,但入学后学习压力大,打工赚钱影响学习,陷入矛盾状态。 有两位老人的帮助,处理好后顾之忧,才能专注于科学研究。
所以,我们听到那个很感动。 我们做的案子很有价值。 我们俩什么都没有。 尽我们的力量这样做。 崔昆淡淡地说。
(/h ) )材料化侠侣,国家情怀。 崔昆夫妇捐赠补助的事情多次引起公众热议。 不仅是得到支援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感动、敬意和深深的祝福。 有网友称赞崔昆夫妇是国家的脊梁。 青年时立志报效国家,中年时照样实践,耄耋之年依旧献身,照亮人心,尽礼,发扬老师风范。
住在对门的杨叔子院士为崔昆老师的赠礼写过几首诗。 “有钢就能振兴工业,没有书就能攀登险峰。 教书和研究翅膀,为了中国梦还是个孩子。
标题:“九旬教授“侠侣”捐成千上万元助学 捐资没有仪式不留影”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