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79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和未来

沈凌/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来源:澎湃信息

2007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 但是,对未来的担忧依然存在,其中之一是中国人口奖金的消失和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毕竟,经济增长最终要靠人。 没有任何人的生产活动,什么生产也做不了。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那么,中国经济真的没有人口奖金了吗? 那样的话,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其动力源能期待什么呢? 在计算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人口的数量红利,还需要考虑人口的质量红利。 我们现在一直谈论的往往是人口红利的事情。 人多力量也大,但优秀力量也就大。 而且,如果人越来越优秀,其进步效果高于人口减少的速度,那么即使人口红利消失,也不会阻碍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近日,微信圈教授罗思高( scott douglas rozelle,斯坦福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对人口质量红利表示担忧。 他认为,中国未来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首要取决于我们能否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高中教育培训。 据说现在中国的情况极不乐观,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及中等收入国家。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那么,如何判断中国的劳动力质量呢? 质量不像数量,戴个头就行了。 那个测量有点麻烦,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们先用一些通行的质量指标来衡量各个不同等级劳动力的质量水平。 同时,通过与各经济增长阶段的应对,大致梳理中国劳动力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成人识字率代表着最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普通劳动者的知识水平。 识字率越高,代表着工人越能理解现代大工业的操作顺序和熟练能力。 中国政府在这几方面做得相当好。 1990年,中国成人识字率达到78%,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76%。 大家可能不满足于这样的水平,但是怎样才能达到平均水平呢? 但是要知道,1990年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当时中国约300美元,世界平均水平超过4000。 可以说,中国政府在经济起飞之前,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储备了足够优秀的普通劳动力。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一开门,就会一下子成为最吸引外资的快速发展中国家!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与之抗衡的是印度,这是一个接近西方国家体制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同样也有极低的劳动力价格,保护产权的法治体制也越来越好,但在国际资本面前并不那么有吸引力。 因为他们的成人识字率每年达到72%。

比普通劳动者更高的是技术劳动者,技术劳动者要求对新技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迅速的掌握能力。 罗斯高教授在研究中发现,高中教育水平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 大部分发达国家在脱离中等收入阶段时,70%以上的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教育水平,与此相反,只有40%的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巴西阿根廷。 低高中以上的教育水平,往往意味着大部分劳动力多,无法承受繁杂的就业岗位,无法获得高收入,与本国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加大,社会两极化,政治不稳定。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计算20-60岁之间的劳动力数量,其中接受高中教育的劳动力比例为16.09%,大学以上的比例为12.37%,共计28.46%。 这个水平比罗斯高教授测度的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32% )略低,但与南非的28%大致相同,也接近土耳其的31%。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另外,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库,年人均gdp (固定价格)中国不到五千美元( 4560.51 ),而南非为7362美元,土耳其为10672美元,相当于中国的2.34倍。 中国在收入水平不到土耳其一半的情况下实现了与土耳其基本相同的高中教育普及度,无论如何也不应将其视为中国的相对劣势。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其次,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国家,用年的数据谈论今天的中国没有意义,关键是看未来。 但是,如果现在没有新的人口普查,不就无法推测今天乃至今后的中国吗?

教育是比较稳定的数据,年中上高中的学生不可能成为年中未接受高中教育的劳动力。 因此,在我们数数时,16-19岁这个年龄段中的高中生所占的比例,应该可以推测出现在以及今后几年中国劳动力的教育状况。

年16-19岁的中国孩子的整体高中教育比例为42.42%,大学及其以上的比例为9.82%,两者合计为52.24%,而年人口普查时50-60岁之间劳动力高中(及其以上)的教育比例为17.47% ) 这些人在我们读这个文案的时候应该退出或者退出中国劳动力市场。 那么,我们相信,除非政府将来突然减少教育投入,减少学校数量,以52%左右的高中教育的年轻人代替17%水平的老年人,否则,每年的人口普查将达到约36%的高中以上的受教育比例。 这个比例意味着,中国至少超过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比较接近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的水平。 如果进一步分析目前劳动力的各年龄组,就会发现高校教育水平增长显著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其理由是,如果这一趋势固定,目前10岁左右的年轻人到2030年接受高中教育的水平很可能实现62%,2030年整体劳动力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46%是非常可能的(目前的40-49岁年龄组, 这个水平介于中等收入国家的30%和发达国家的70%之间,那时中国的人均gdp也达到了近2万美元的水平,站在了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上。 是要成为更高收入的国家吗? 还是下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可能就是未来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第三,高端劳动力的衡量指标:大学入学率

这个指标表明了工程师在未来劳动力中的比例,也许可以部分表示经济增长中的创新能力。 2000年,中国为7.7%,印度为9.5%,两相比较,印度特征明显。 所以,我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们大学毕业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印度在高科技方面可能会比中国发展得更快。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但是,五年后,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到2005年,中国的大学入学率达到20%,已经非常接近世界水平( 24% ),但印度仍然徘徊在10%左右。 这是中国大学扩招的结果。 虽然可以善意地批评只重视高校扩招,不重视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保证了中国目前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增长。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截至人口普查,我们的劳动力( 20-60岁)中,有12.37%的人接受了大学教育(包括本专科以上)。 其中20-30岁年龄段的大学教育比例为23.24%,城市高达42.23%,城市年轻劳动力的近一半接受了高等教育。

近日,教育部宣布,高等教育在校规模3699万人,比去年增加373.8万人,增长11.2%,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重达到20%,我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连续5年维持在4%以上,这可能是我们对未来乐观的首要因素。 / br// h /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雄厚的财力保证了大学的扩大。 大学的扩大增加了中国高端劳动力(工程师)的数量,但只有大学自身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才能改善未来中国工程师的质量。 工程师质量的提高才是创新驱动的温床。 要从中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解体,对这样崇高的使命似乎有点困难。 因为行政管理是所有管理中效率最低的形式,科研创新是最不明确的人类生产活动。 所以,不太容易想象,史无前例,最低效的管理方法会产生最不明确的创新成果。 如果从这几个上面解体,我不期待中国未来的创新变革。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但是,可以谈论自慰的是,中国的开放程度很大,包括教育行业。 虽然我们本土的大学科研机构受到行政体制的束缚,但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通过与国外先进大学的合作,可以取得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回国人数进一步加快。 由于体制原因,中国不能像吸引产业外资那样向世界开放教育行业,但出口学生相当于进口大学。 1996年,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只有2万人,到去年超过了50万人。 更令人高兴的是,回国率(回国人数/出国人数)从当初的30%上升到了现在的80%。 从一所大学的招生1万人计算,每年50万海外留学生相当于我们进口了50所大学。 从这些解体中,我对中国的未来依然抱有谨慎的乐观。 / br// h// br// h /

“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徐小刚) )。

标题:“中国人力资本的现在与未来”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