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6字,读完约5分钟

医生已经70多年没退休了

小儿外科的父亲张金哲院士迎来了百岁生日

张金哲院士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他献身于我国小儿外科事业,至今仍是我国小儿外科行业的灵魂人物。 9月25日,中国小儿外科界温暖隆重的学术生日在北京举行,张金哲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第十六届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开幕,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张金哲院士迎来了百岁生日。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宝藏爷爷又获得了三项荣誉

在学术年会上,张金哲为高兴地前来庆祝的孩子们表演了擅长的魔术。 这个灵巧的魔术是张金哲从医70多年后,在门诊哄哭闹的孩子练习的绝妙工作。

(/h ) )他的门诊日常就诊,如果患儿进来,他一定会站起来迎接; 用手看病时,一定要洗手擦热度,然后接触患儿皮肤; 谈谈病情,用三分钟的艺术向家长传达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 面对哭泣的孩子,也有魔术的绝命。 张院士提出医生和患者是维系生命的朋友,必须先交朋友,然后再做手术。 因此,他被患儿和家长亲切地称为宝爷爷。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在这次学术年会上,百岁生日的宝藏爷爷再次获得了三项荣誉儿科巨人奖终身服务奖和大医精诚扁额。 这三项荣誉意味着表彰张金哲为中国小儿外科做出的贡献,向他的奉献、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精神致敬,号召医生学习他的模范风范。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一生作为儿科医生,拯救了许多孩子,赢得了许多荣誉,但张金哲最喜欢的称呼,仍然是最普通的张老师。 从医70多年,他的白大褂上清楚地写着外科医生张金哲的五个大字,一眼就能看出来,便于患儿和家长们的识别。

医务人员必须满足人民的需要

就在这个学术生日的背景下,张金哲获得了自己最重要的生日礼,也是他献给全国小儿外科界的厚礼新书《张金哲小儿外科学》的揭幕。

这本书总结了张金哲在中国小儿外科的迅速发展经验、学术贡献,在各方面展示了中国小儿外科的专著。 第一版于年出版,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被中华医学会儿科外科学会推荐为新中国小儿外科专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记录,定期更新,此次再版发行了这本书。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人生百年,初心不变。 张金哲一生致力于孩子的健康事业,并由此创造了另一个奇迹。

1948年前后,新生儿皮下坏疽流行,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几乎为100%。 28岁的张金哲提出,早期切开患处,流脓血,也许能让孩子复活,但这个大胆的建议没有得到支持。 1949年8月,次女出生3天,不幸患上皮下坏疽。 张哲果断给女儿做手术,我画了那么一笔,好了! 之后,他的手术方法使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从几乎100%迅速降至10%,之后降至5%。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20世纪60年代,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率居肝肠外科第二位,当时国际上推荐的做法是行三次手术,术后死亡率很高。 张金哲改变了想法,手术中用自己改良的钳子斜着夹创面,等伤口自己好了,一次手术就可以了,大大降低这个病的死亡率。 1965年《环钳斜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论文发表后,张金哲一举成名,该术式在国际上被命名为张氏钳。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目前,国际上命名为张金哲的治疗方法,以及张氏膜张氏辩等,在各自命名的背后,都蕴含着张金哲减轻患儿痛苦的核心理念和创新精神。 他的各项发明多达50多项,主编和参赛图书30多项。 他开始的基加麻(麻醉方法)、摸肚皮)、还有潘少川教授迅速发展的头皮)、固定穿刺法)合称为北京三绝。 在我国被外部技术封锁的特殊时期,为小儿外科的迅速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2000年,张金哲从英国皇家学会获得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丹尼斯·; 布朗金奖。 颁奖仪式上说,13亿人口大国3000多名外科医生代表着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技术水平成绩的指导小儿外科为世界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为快速发展中国家做出了特殊贡献。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多次创新的张金哲说,医务人员必须满足人民的需要。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张金哲及其同行的协助下,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斗、辛勤努力,我国小儿外科专业从无到有、高速发展,已经从单一学科拥有泌尿、肿瘤、心脏外科等十多个学科,具有成熟的医教研、预防医学体系,微创、分子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要谈论钱的话,谁也不要动我[/s2/]

如果没有献身精神,就成不了好医生。 奉献人生观的医生,治愈患者是最高的荣誉、乐趣和乐趣。 张金哲这么说,就这么做了。 20世纪80年代初,他用自己的稿费在外科室设立了基金,孩子没有足够的钱治病,所以他从基金里筹集到了。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他行医70多年,从没接过红包; 他有义务28年如一日利用周末去天津儿童医院出差,一分钱都没得过。 他说:“我支援的是儿童外科事业,要谈钱的话谁也别动我。 为了提高技术和治愈率,他不怕得罪人,让科室秘书设立了医疗不满登记; 20世纪50年代,他把科普作为工作要点之一。 他相信周恩来总理的知识交给老百姓是力量。 我觉得患者理解和倾听是很好的科学普及。 出诊时从口袋里拿出科普小纸条… … 近年来,张金哲提倡让母亲参与临床诊疗,提出了增加患者信息,用更少的文字表达更多患者信息的方针。 他总是关注如何实现外科无痛,如何减轻肿瘤患儿的负担和痛苦。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张金哲院士写了16个字。 努力一辈子,两袖清风,三餐温暖,四周宽容,这也是他一生的修身之道。

现在,100岁的张金哲可以工作,热爱书画,生活。 在新冠灾祸之前,他每周至少在医院上班两天。 疫情爆发时,他写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科学政策,着力防控疫情。 今年6月1日儿童节,他在直播中表演了肿瘤患儿的魔术。 他在很多场合都在谈论长寿的秘诀。 就是说员工能带来长寿。 其实,今天能做的就是要求自己明天也要尽量做。

“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现在,他每天骑室内自行车训练,每周住院半天。 历经百岁春秋,张金哲被问及对儿科的展望时,他说:“我想让儿童医院成为无痛无畏的儿童健康乐园。” 抱着这个梦想,百岁院士张金哲的脚步仍在继续。

( (本报记者简·汪) )。

标题:“行医七十余年仍未“退休” 张金哲院士迎来百岁寿辰”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zt/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