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日报5月31日(记者程思)为了解公民实践生态环境行为的基本情况,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1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开展问卷调查,《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 )
调查报告逐条比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中的10条文案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设计了包括感知、知识、意识和行为4个指标的问卷调查方案,面向不同人群集中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比较有效的样本13086份。 / br// h// br// h /
调查表明,公众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在保护自然生态、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发生、绿色低碳出行、关注生态环境等5个生态环境行为行业实践度高,融为一体。 其中,约9成回答者不购买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其他产品,经常或经常随手关灯,立即断电; 7成以上的回答者对自己在外面吃饭时适度点餐或饭后打包的行为评价很高; 约7成的受访者几乎不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几乎不燃放烟花,6成以上的受访者总是以徒步、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超过6成的受访者经常关注生态环境新闻。 这些生态环境行为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且降低生活费,有益健康,易于操作。 调查表明,以前流传下来的节庆习惯和生活习惯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行为方式已经扭曲,绿色生活习惯逐渐深入人心。 / br// h// br// h /
调查表明,在绿色成本、垃圾分类、监督举报、环境保护实践等行业存在着高认识度、低实践度的现象。 其中,5成以上的回答者( 56.2% )在购物时不能携带购物袋,4成( 45.8% )以上的回答者普遍存在购买绿色产品和耐用品,或者一次购买不重复的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的行为,接近8成) 79.6%的人选择了闲置物品 近7成的回答者( 69.9% )认为垃圾分类不好。 6成( 63.0% )的受访者( 63.0% )在过去3年中与公司污染进行过比较监督行动的受访者不到4成( 37.6% )向政府的建言献策。 调查表明,在这些方面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还有很大提高空之间,需要从回答者反映的个人层面、政策制度、平台渠道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改善。 / br// h// br// h /
此次调查是首次针对全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进行的客观定量调查,有利于公众积极实践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推动政府主导、公司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形成。 / br// h// br// h /
(责任)叶梦宸) )。
标题:“《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在京发布”
地址:http://www.dtygdst.com/dfhj/6667.html